业务研究

业务研究首页/业务研究

律师说募捐
日期:2020-02-17 来源:浙江兴运律师事务所金雪梅

  2020年新年伊始,全国多地区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武汉告急。随着医疗资源匮乏、医用物资短缺等问题的爆出,全国民众纷纷慷慨解囊,通过各种渠道献出爱心。本文拟就募捐过程中涉及的常见法律问题进行梳理。

         一、什么是慈善募捐?是慈善捐赠

《慈善法》规定,慈善募捐,是指慈善组织基于慈善宗旨募集财产的活动。慈善募捐,包括面向社会公众的公开募捐和面向特定对象的定向募捐。

定向募捐,自慈善组织登记之日起可以开展;公开募捐,则应当由慈善组织通过审批另行取得公开募捐资格后,方可开展。

二、哪些组织属于可以从事慈善募捐活动的慈善组织?

根据《慈善法》的规定,能够开展慈善募捐的慈善组织,必须依法登记,并且每年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报送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报告应当包括年度开展募捐和接受捐赠情况、慈善财产的管理使用情况、慈善项目实施情况以及慈善组织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情况。

三、个人求助是否属于公开募捐行为?

虽然《慈善法》规定,“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展公开募捐”,但个人因自身或家庭成员出现困难,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向社会求助的行为,并不属于《慈善法》禁止的公开募捐行为。

一方有难.jpg

《公开募捐平台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个人为了解决自己或者家庭的困难,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发布求助信息时,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应当在显著位置向公众进行风险防范提示,告知其信息不属于慈善公开募捐信息,真实性由信息发布个人负责。”

四、没有公募资格的组织和个人是否可以采用合作募捐的方式进行公开募捐?

《慈善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以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由该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并管理募得款物。

五、开展募捐活动是否可以摊派

《慈善法》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开展募捐活动,不得摊派或者变相摊派,不得妨碍公共秩序、企业生产经营和居民生活。慈善捐赠具有慈善性、自愿性和无偿性,应当是捐赠人自主、自愿的行为,捐赠人有权根据自身情况决定。

六、签订慈善捐赠合同后是否可以反悔?

慈善捐赠作为民事赠与的特殊形式,《合同法》规定,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得撤销赠与。《慈善法》在《合同法》规定的基础上,对捐赠人在下列两种情形下的捐赠义务做了特殊规定:一是捐赠人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公开承诺捐赠的;二是捐赠财产用于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以及救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的慈善活动,并签订书面捐赠协议的。在上述两种情形中,违反捐赠协议逾期未交付财产,慈善组织或者其他接受捐赠的人可以要求交付。但考虑捐赠人签订捐赠合同后的一些特殊情况,《慈善法》也进行了例外规定,“捐赠人公开承诺捐赠或者签订书面捐赠协议后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经向公开承诺捐赠地或者书面捐赠协议签订地的民政部门报告并向社会公开说明情况后,可以不再履行捐赠义务。”

七、慈善服务中发生侵权,慈善组织的责任如何承担?

根据《慈善法》第一百零六条,慈善服务过程中,因慈善组织或者志愿者过错造成受益人、第三人损害的,慈善组织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损害是由志愿者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慈善组织可以向其追偿。志愿者在参与慈善服务过程中,因慈善组织过错受到损害的,慈善组织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损害是由不可抗力造成的,慈善组织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八、捐赠人捐赠后可以享受税收优惠。

为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慈善事业,减轻社会组织与捐赠人的财务负担,《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为慈善捐赠制定了一系列原则性优惠政策:“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的部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九、对假借慈善名义骗取财产的行为如何处理?

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构成犯罪的,按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诈骗救灾和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