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司法局积极引导青年律师 实现“四个转变”突破成长瓶颈
日期:2016-05-19 来源:

近年来,义乌市法律服务的队伍不断扩大,从2011年的135人发展到现在的504人,五年内增长了273%。而这其中,增加最快的是青年律师,截止目前,义乌市执业5年以内的青年律师有197人,占全部律师总数的43.1%。为切实解决实体经济下滑和法律服务市场膨胀造成的青年律师成长困境问题,义乌市司法局通过搭建平台、完善机制、政策引导、工作指导等方面,积极引导青年律师实现“四个转变”,突破成长瓶颈。

一是固本强基,由“被动培训”向“主动学习”转变,不断提升业务技能。从三个方面着手,引导青年律师争做“专家型”律师:严把“入口关”,源头建立执业导向。在实习律师面试考核通过以后,开展半年一次的新执业律师集体谈话,并把新经济形态下律师业的发展态势作为谈话的重要内容,用“工匠精神”倡导青年树立正确的执业观和价值观。严把“教育关”,多方搭建培训平台。除了常规的由律师协会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专业委员会培训和各律师事务所自身业务技能培训外,针对青年律师,搭建了形式多样的读书沙龙、专题研讨、专项座谈会等“小型、多样、灵活”的学习平台,提高青年律师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严把“指导关”,充分发挥指导老师的传帮带作用。一方面确立正确的实习律师面试导向,把指导老师的业务方向、典型案例等列入面试题库,要求青年律师在实习阶段确实学有方向;另一方面,通过主任会议、微信群公告等方式,要求导师加强对青年律师执业前和执业后的持续指导,实现“向书本学”到“向实践学”的转变。

二是协同推进,由“单兵作战”向“团体合作”转变,着力提高服务质量。从三个层面,推进青年律师“抱团突围”:紧跟服务大局,建立多项目市级服务团。为让青年律师能更加有效的投入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中,义乌市司法局针对青年律师,在社会公益、法律援助、农村法律顾问、电子商务法律服务、网络法律服务等方面组建了服务团队8支,既激发了青年律师的服务激情,也克服法律实践的不足。发挥协会作用,开展多形式会员活动。义乌市律师协会青年律师委员会连续组织了青年律师辩论赛、趣味运动会、羽毛球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旨在引导青年律师发挥团队协会精神,充分发挥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依托律所优势,开展团队化法律实践。因势利导,对于执业5年以内的青年律师占全体律师35%以上的律师事务所,要求主任制定青年律师成长培养计划,鼓励团队化的案件办理模式,为青年律师团队化法律实践提供有力的平台。

三是紧跟形势,由“诉讼领域”向“非诉领域”转变,稳步实现案源拓展。积极引导青年律师紧跟形势,充分发扬三种精神,在“非诉领域”取得突破口,稳步拓展案源: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积极投身农村法律顾问工作。义乌农村法律顾问工作因为经费有限、项目烦琐、分布较广,很多律师都不愿参加,但是,义乌的基层农村因为经济活跃有很大的案源拓展空间。这就要求青年律师发扬艰苦奋斗、敢于钻研的精神,占领农村,服务农村。目前,义乌农村法律顾问团成员142名,其中青年律师占了90%以上。发扬勇于担当精神,认真办好每一件法律援助案子。义乌市司法局在法律援助值班律师的安排、援助案子的分配等方面,积极向青年律师倾斜,并要求他们勇于担当,从每一个法律援助案子中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今年一季度,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件,其中90%以上是由青年律师办理。发扬乐于奉献精神,组建青年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团。坚持党建与团建、妇建、所建“三结合”的方针,通过各种活动载体,组建由31名青年律师参加的公益法律服务团,深入农村、企业、基层单位开展公益法律服务,为青年律师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工作阅历。

四是善用平台,由“坐等上门”向“走出去营销”转变,有效探索“法律服务+互联网”模式。义乌市司法局积极搭建三个平台,帮助青年律师开启“法律服务+互联网”营销模式。搭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让青年律师成为法律服务主要供给者。义乌市建立了完备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和网络平台,积极倡导青年律师通过服务中心、站、点的值班,网上法律咨询的解答等方式,让他们成为公共法律服务的主要供给者,倒逼服务质量的提升和业务水平的提高。目前,共有?青年律师参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工作。搭建微博微信服务平台,让青年律师成为法治宣传主要传播者。在新媒体的普法方面,义乌目前有普法手机报、义乌微司法、义乌普法、电台法制在线等平台,目前这些在这些平台“唱戏”的主要是青年律师,如义乌微司法编辑律师中,青年律师占了75%以上。搭建交流学习平台,让青年律师成为比学赶帮超先行队。协会各专业委员会每年编印6期以上《业务资讯》,通过新法速递、典型案例、观点集成等栏目,增加青年律师学习的实效性。每年选派优秀青年律师参加全省集中训练营、组织青年律师赴全国参加新三板知识、互联网金融等新型业务培训。以协会层面团购学习项目,与知名培训机构建立长期培训合作关系,方便青年律师自费学习。仅2015年,全市青年律师赴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外出培训达60余人次。